唐山绿色发展综述: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

2016-07-20 11:48:05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责任编辑:张淑梅
盛夏时节,漫步于南湖的林荫小路上,阵阵凉意扑面而来,静听湖水拍岸的声音,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盛夏时节,漫步于南湖的林荫小路上,阵阵凉意扑面而来,静听湖水拍岸的声音,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游走于迁西的景忠山景区内,连绵起伏的山峦绿意盎然,站在山顶俯瞰脚下,蜿蜒的山路在绿树的掩映下时隐时现,茂盛的山林犹如绿海飘荡。

    一个个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被清退出局,一座座荒山从无人问津变成风景如画的景点,一片片水源保护地清除了网箱……抗震40年来,我市的绿色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一份份满意的答卷正在百姓的口碑中久久相传。如今,通过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的发展理念,曾经的传统重工业城市正在向“天蓝水碧、地绿山青”的生态宜居城市阔步转型。

    壮士断腕压减产能

    唐山,因煤而建,因钢而兴,钢铁一度成为了城市经济的命脉。但是面对钢铁企业高污染、高能耗,粗钢产能严重过剩的现状,压减产能成为这座华北工业重镇走上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宣布:拆除!”7月9日上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久宗一声令下,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国丰钢铁有限公司北区的3座450立方米高炉和2座50吨、1座40吨转炉被集中拆除。

    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我市列入省方案的钢铁冶炼企业58家,炼铁产能14176万吨、炼钢产能15273万吨。省下达我市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是:到2017年底,化解炼铁产能2800万吨、炼钢产能4000万吨。我市化解产能任务占全国的二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二,任务十分艰巨。

    为确保如期完成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研究制定了《唐山市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实施方案》,不断创新方式,综合采用环保、安全、市场、行政考核督导等多种手段,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按照《环保法》要求,深入开展了钢铁、焦化、水泥、电力等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要求企业在各主要排污节点配齐环保设施,严厉处罚不能按时完成治理任务和不达标排放的企业,倒逼产能退出。对限制类、环保不达标排放的装备,实施差别电价等经济措施,提高其运行成本,迫使其退出市场。

    2013年以来,全市已压减炼钢产能2357万吨、炼铁产能1087万吨,削减煤炭消费量1140万吨。压产、减煤、治污、降尘、控车、增绿六措并举,201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率为26%,PM2.5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26.1%,空气质量改善率达到15.8%,森林覆盖率达到35.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1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08平方米,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

    环境治理重拳频出

    “现在这里已经没有养殖了,从前臭气熏天的味道终于没了。”孙师傅曾是陡河水库附近的村民,在他的记忆中,曾经水库内鱼虾养殖让附近村民苦不堪言,但是随着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水库周边又恢复了山青水秀的美丽环境。

    这是我市开展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

    多次名列全国空气质量监测城市后10位,让唐山人抬不起头来。环境治理事关唐山形象,事关每个唐山人的荣辱和尊严,我市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作风,频出重拳,打响了环境治理攻坚战。重点企业污染源治理、燃煤污染治理、扬尘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治理、关停取缔污染企业、饮用水污染防治等专项治理行动如火如荼,有声有色。

    仅以2015年为例。这一年,我市以改善环境质量、完成减排任务和保障环境安全为目标,不断加大治污减排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完善环境监管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完成国家、省达环保目标任务,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与上年相比,2015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河流水质状况基本持平,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略有下降。其中,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5年,达标天数156天(一级天15天),与2014年相比,达标天数增加23天,重污染以上天数减少30天,细颗粒物(PM2.5)下降15.8%。今年1至5月份,达标天数82天(一级天10天),与去年同期相比,达标天数增加39天,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减少4天,细颗粒物(PM2.5)下降30.2%。水环境质量方面,全市13个国控、省控重点河流断面、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总量减排任务超额完成。201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削减3.11%、4.26%、8.66%和8.01%,均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的20%以上,达到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市考核要求,被省政府评为“十二五”减排先进单位。

    植树造林修复生态

    成片的核桃树、栗树在遵化市平安城镇四周的山上遍布,绿树萦绕的山路上,吸引了众多过往游客驻足拍照。平安城镇的变化只是我市实施“环境优先、生态立市”重要战略的一个缩影,通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我市有林地面积达7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6%。

    荒山绿化是一个永远需要破解的难题,我市坚持从重点、难点和潜力点出发,以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封山育林工程等重点工程为依托,以干线公路两侧宜林荒山、风景旅游区规划范围内宜林荒山及大中型水库附近的宜林荒山为重点,严格按照工程造林技术标准和封山育林技术标准,先后在迁西、迁安、遵化等山区县(市)大搞宜林荒山绿化,建成了以“围山转”和鱼鳞坑为主体的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和板栗、核桃水保经济林防护体系。依靠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封育,使得北部深山区逐步恢复了绿水青山的自然景观,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我市南部沿海绿化工作中,重点实施了盐碱地绿化和湿地自然修复工程,逐步在乐亭县、滦南县、曹妃甸区、丰南区等沿海区域推广出低成本绿化技术,生态恢复步伐明显加快。

    “我们村里各家各户门前种植的树木,等过两年后,就会作为苗木出售了。”滦南县姚王庄镇李营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刚向记者介绍,他们村的绿化不单是为街道,更重要的是未来能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为了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要求,按照“乔为主、灌搭配、花点缀”的目标,我市的乡村街道建设起了环村林带,以房边、村边、道边、河边绿化为重点,积极开展了街道、庭院、隙地绿化,因地制宜种植树木和花草,努力打造了一批绿树成荫、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目前,我市每年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绿化村庄400个,累计绿化村庄面积13.6万亩。

    唐山,这座在废墟上崛起的城市,又一次站在了生态建设的新起点上,一点一滴构筑起了城市未来发展的绿色梦想。(记者 王昊金鹏)

相关新闻

贵阳:“绿色发展·知行合一”创“清新贵阳”

2016-07-16 20:29:11

“这里的美景让我很震撼。”,诺贝尔奖得主德国科学家托马斯·C·苏德霍夫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上这样感叹。作为一位“中国女婿”,苏德霍夫与中国可谓渊源颇深,但却是第一次来到贵阳。他表示非常欣赏贵阳美丽的山水,空气清新,阳光充足。

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2016-07-08 14:32:31

这里有环保小常识,有有趣的环保活动,有随时观测的大气指数,环保知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