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新闻区县新闻

开滦集团驻村工作队:扎根广袤沃野 书写乡村振兴时代答卷

2023-09-11 20:24:19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海字村的民宿经济初见成效,李家湾村村民的“急难愁盼”件件有回响,石缸房村村民开启了直播带货……开滦集团驻村工作队扎根广袤沃野,一心为民、苦干实干,奋力推进驻地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日前,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中共河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河北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发文,通报表扬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驻村工作队、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开滦集团驻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海字村工作队、驻赤城县李家湾村工作队获授“先进驻村工作队”、驻张北县石缸房村工作队队员王佳琦获授“优秀驻村工作队员”。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海字村景色。 通讯员于景泉摄

●以“绿水青山”点亮“美丽经济”

山清水秀,杨柳堆烟。河北围场海字村,好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诗意盎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在开滦集团驻围场海字村工作队(简称“驻海字村工作队”)和海字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5月,围场首届“助农杯”京津冀户外俱乐部山野徒步大会在这里举行,实现助农和打造旅游品牌“双丰收”,为海字村农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成资本,大力发展民宿经济。”驻海字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于景泉说,工作队组织人员同乡、村领导外出考察,通过学习借鉴,帮助村民将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12间,吸引外来游客27批、300余人次到村观光旅游。

“原来冬天的海字村还有另一种美。等到冬天,我一定再来一次。”近日,一名游客在翻看图册时,被一张冬日雪景中的海字村的图片深深吸引。

为进一步吸引投资、提升人气,工作队员变身“魅力乡村宣传员”,制作微视频,发表推介文章,不遗余力地宣传推介海字村美丽景色和文明乡情。同时,邀请摄影爱好者来村采风,并精心挑选出100幅摄影作品记录海字村的四季之美。以“魅力海字村,在这里遇见”为题的宣传图册,成为宣传推广海字村的亮丽名片。

帮助村办企业“春之源”豆制品厂解难题、拓市场;帮助返乡大学毕业生成立商贸公司,建民宿、盖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增收……驻海字村工作队来了,海字村一步步向着集林下经济开发、农事休闲体验、餐饮农家乐、农副产品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迈进。

驻李家湾村工作队为村民“送医送药”。 通讯员张有财摄

●以“党建引领”攻坚“急难愁盼”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和乡村治理是当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建设美丽乡村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2023年七一前夕,在开滦集团驻赤城县李家湾村工作队(简称“驻李家湾村工作队”)组织的党员活动中,42名党员紧握右拳,庄严宣誓。

一句誓言,一生作答。83岁老党员武元眼含热泪,讲述了光荣在党60年的“初心”故事,在场党员责任担当意识随之“加速升温”。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和乡村治理是当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建设美丽乡村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从提升“三会一课”质量到主题党日活动、第一书记上党课、理论宣讲,再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线上党课学习,驻李家湾村工作队组织了丰富多彩、贯穿全年的党建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党的二十大期间,驻李家湾村工作队员既是基层党建“组织员”,又是政策落实“宣传员”。他们组织党员收看大会盛况,成立宣讲小组入户走访,张贴宣传海报,讲到田间地头,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村民出行难,修出平整宽敞的水泥路;挖水窖、铺水管,让村里户户用上洁净水;筹措资金38万元建设两座现代化暖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帮助村民流转土地2000亩,为村民增加收入120余万元……脚上沾泥土、心中有百姓、肩上有担当,驻李家湾村工作队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认真倾听村民心声,竭尽所能集中力量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

“我们为百姓架天线、扫积雪、当跑腿。百姓需要啥,我们就帮啥。”驻李家湾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赵宇说,在一件件看似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工作队与乡亲们建立起了深厚感情。

驻李家湾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拥有了放映设备,“李家湾电影院”开始定期与星空辉映;村里新建了阅读室,丰富的藏书引来众多村民;村里的高跷队,换上了新服装和新装备……

天色向晚,微风轻拂。李家湾村宽敞的村民广场上,工作队新购置的音响播放着欢快的歌曲,村民舞蹈队穿着整齐的服装,在醉人的夕阳下,舞动出乡村振兴、生活幸福的新景象。

工作队队员王佳琦(左一)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土豆。 通讯员刘一勤摄

●以“勤政指数”书写“幸福指数”

一本本驻村工作日志,记录着3年来王佳琦与石缸房村的点点滴滴。

2020年3月,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王佳琦来到张家口市张北县石缸房村,奋战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第一线,用“勤政指数”书写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帮助独居老人缴纳社保、医保、水电等费用;联系有关单位,给村民发放毛毯,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棉衣,为75岁以上老人发放拐杖;传统佳节来临时,他早早联系所在单位,将米面油等慰问物资发到村民手中……石缸房村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王佳琦的足迹,对于“五保”户、困难党员户等村民的情况和帮助,不仅记录在他的日志中,也体现在行动中。

每到夏天,石缸房村都格外热闹。在王佳琦的组织下,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如期前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庄稼地里,大学生对着手机进行农产品直播带货,将面粉、藜麦、马铃薯、鸡蛋、成鸡等全部挂上链接,为农副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搭建出一条“新通道”。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王佳琦从石缸房村村情出发找路子、出点子。2022年,他利用本村原有鸡笼鸡舍引进北京油鸡和坝上长尾鸡,引导30余户村民参与家庭特色养殖。同时,向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广大师生宣传本村特色农产品,组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为本村农产品设计品牌形象,依托学院资源优势促成鸡蛋和成鸡的回收销售。如今,当地农产品销售实现了快速增长,让村民年收入增加近6万元。通讯员田璐璐、刘丽 河北日报记者师源

责任编辑:李亚萍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