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新闻原创

90后小伙儿穿着西装去种地

2024-04-30 10:04:58 来源:纵览新闻客户端

扫码阅读手机版

纵览新闻记者 张晓悦

428日一早,魏明朝来到唐山市乐亭县数字循环现代农业园区指挥室,打开智慧大田管理平台,查看起土壤成分,开启一天的工作。春寒料峭,海边风硬,他随手披上件西装,冲上杯热咖啡。

魏明朝是个90后。他2017年从家乡乐亭考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村,再也不过老辈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没想到阴差阳错,毕业后竟又回到老家,当起了农民。

刚开始,他这个学机械自动化的大学生心里有落差,面子上挂不住。不过真正干起这行,才发现跟以前大不相同。

在智慧大田管理平台屏幕上,1500亩水稻田,每一块都有编号,上面密密麻麻标注了近百个各色小圆点,全都是环境监测点。

他用鼠标逐一点开:橙色的是植物病菌孢子捕捉仪,黄色的是虫情监测灯,绿色的是气象环境监测站,蓝色的是摄像头……“足不出户,就能随时观察和调整农作物长势,种地都这么‘潮’!符合我们90后的气质!”

图为智慧大田管理平台显示屏。 张晓悦 摄

时下,正值春耕备耕。从智慧大田管理平台屏幕可以看到,激光平地机正在平整土地。“利用了北斗定位等技术,100平方米土地平整的高度误差只有2厘米。”

魏明朝解释,地里即将插水稻秧苗,需要淡水灌溉,如果土地不平整,会造成旱涝不均。而激光平地机可以自动将突出的部分铲除,同时将凹陷的地块填平,这样一来既节约了用水,也提高了后续机械化种植水平。

像这样的“黑科技”,在乐亭县数字循环现代农业园区随处可见。据乐亭农投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阴泽明介绍,以高效管理为导向,园区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融合,为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以防治虫害为例,这可是守护水稻健康的关键环节。“这害虫,也能‘虫脸识别’!”魏明朝神秘地说。

他点开屏幕上的“虫情监测灯”,一张张害虫的照片、属性就显示出来。原来,在大田里分布的虫情监测灯,自动发光吸引昆虫。昆虫靠近掉落到传送带,被拍照识别,虫害信息就上传到平台。“这为我们精准防控虫害提供了依据。”魏明朝说,而以前农民更多是依靠经验。

除了虫情监测灯,“植物病菌孢子捕捉仪”收集到的空气中的有害菌孢子,在培养液中培养后,再通过显微镜自动识别并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还能判断农作物可能生什么病、该如何防治。老乡们看了,不禁称赞神奇。

可是,魏明朝刚到村里时,种了半辈子地的“老把式”并不相信刚从学校毕业的“毛孩子”会种庄稼,认为他穿件西装,不过是摆摆花架子。如今,当“老农人”看到整个1500亩的园区,非农忙时期只需要5个年轻人管理,不得不佩服,还亲切地称呼他们为“F5”男团。

学习软件工程、机械设计等专业的“F5”男团,以追求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为目标,通过监测土壤盐分、稻蟹混养、秸秆还田、选育耐盐碱水稻品种等方式,不到一年时间,就将1500亩盐碱地的含盐量已从3.5‰降至1‰左右,且水稻亩产从600多斤提升到1400斤。

“随着城镇化发展,很多村里的年轻人去城市工作,我们担心种地后继无人,一些盐碱地也因为收成不好被撂荒。是这些懂技术的大学生,让我们看到了新希望。”乐亭县古河乡水稻种植户李强,没事就爱找年轻人唠唠嗑。

眼下,水稻田里即将灌溉,水多了浪费,水少了又压不住盐碱,怎么精准控制水量,王超颇为关心。“叔你别担心,如果水位下降到警戒线以下,系统就会预警。用鼠标点下“阀门”的按钮,水泵就会抽水到合适水位,这可比传统灌溉节水40%呢。”魏明朝解答道。

不仅水稻种植,在经营环节。“新农人”也有新点子。

还未插秧,魏明朝就开始推广今年的“水稻认养”。在微信小程序,认养人不仅可以通过摄像头观看水稻生产情况,还能全程溯源,每次水稻采样、播撒螃蟹饲料、观察小龙虾长势等,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让认养人不仅吃得放心,还能体验当一回“开心农场”场主。

农场里,树立着一块标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看着应用自己的学识发展起智慧农业,昔日“斥卤不毛”的盐碱荒滩,变成今朝“米鱼仓”,他体会到了田园农场里的乐趣与成就。

责任编辑:张晓悦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