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新闻数字报

“长眼睛”“装大脑”,新农机干活快又好——芦台经济开发区芦海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见闻

2024-04-10 15:19:07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眼下,正是耕地、育秧时节。4月4日,记者走进芦台经济开发区芦海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简称芦海岭合作社)发现,百余亩水稻田间并没有过去火热的耕种场面,眼前只有2台大型拖拉机牵引着激光平地仪进行土地平整。

工具少,但效率高,仅仅十几分钟时间,近10亩稻田就平整好了。“近几年,合作社建立起以稻蟹立体种养模式为特色的绿色水稻种植基地,其中农业科技装备出了不少力。”芦海岭合作社负责人朱其志笑着说。

朱其志告诉记者,水稻长势好不好,平地是关键。如果稻田地势有高有低,注水后秧苗会出现旱涝不均,直接影响产量。“以往一人一天最多平地2亩,而且还只能将相同高度的田地用垄围起来,稻田因此变成了小块田,种植效率大打折扣。”朱其志说,使用激光平地仪,一天能平整土地近50亩。

正说着,农机手将一台平地仪停在稻田一侧,准备润滑液压轴。“这个‘小雨伞’有啥用?”看到3米宽的平地仪中间有个直径约20厘米的装置,记者问。

“它可不简单,是搭载了北斗卫星的物联网传感器,是平地仪的‘大脑’。”朱其志说,传感器不仅能让平地仪精准走位,还能测量土地高度,对平整作业实时调整,“平整数据也能传送到信息平台,平整的亩数、土地高度等都能在手机上显示。”

记者看到,在驾驶室内,方向盘旁的显示屏上除了有经纬度外,还用不同颜色显示出平整后土地的相对高度。据介绍,目前,平地仪精度可达1厘米。

耕地、平地、施肥、育秧……在芦海岭合作社,农机发挥着大作用。在现场,朱其志细数着插秧前合作社需要进行的近10项春耕环节。“5月1日前后是唐山水稻插秧时节,保障合作社1.3万余亩水稻田不误农时,一台台‘长眼睛’‘装大脑’的新农机给了我们底气。”朱其志说。

记者跟随朱其志,查看芦海岭合作社不同稻田的春耕情况。一台育秧机一天能进行大田育秧10余亩、一台耕地机一天可耕地近300亩、一台无人机施肥作业可喷洒田地近千亩……朱其志边走边介绍,合作社共有现代化农业机械装备近200台,能够实现播种、追肥、收获等环节的全流程自动化。

“用上新农具,农活干得又快又好。”朱其志说,目前,合作社亩产水稻在500公斤以上、蟹苗90公斤、成蟹20公斤,年收入600余万元,每亩地带动村民增收500元。(河北日报记者师源)

责任编辑:韩琳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