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新闻数字报

全链条锻造食品安全唐山品牌——唐山蝉联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背后

2022-11-22 13:30: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日前,经报请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批准,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正式命名29个城市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唐山市顺利通过复审验收,再次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这是继201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后,蝉联此殊荣。

“作为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唐山始终把食品安全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推动食品安全全域保障、全程监管、全民共享,高质量推进食品产业绿色发展,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食物消费需求。”唐山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副主任王宝发说。

近日,滦州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对一家超市的肉制品索证索票情况进行日常检查。河北日报记者师源摄

多元共治,织密织牢食品安全防护网

“我想知道刚买的苹果会不会农残超标。”近日,在丰南区一家超市食品安全快检室,市民将刚买的苹果拿给检测人员。随即,工作人员开始对苹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检测方法、检测过程、检测结果全部在群众的见证之下。

“目前,唐山市共有155家食品销售单位建立了向社会开放的食品安全快检室,每天对入市食用农产品开展自检,并接受群众送检。”唐山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处处长周凤东说,围绕“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等群众关注度高的大宗消费食品,唐山市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近几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稳定在每千人5.5份,抽检密度全省最高。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何提升全市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唐山市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共治路径,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逐年递增。近年来,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均稳定在98%以上。

坚持党政同责,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通过一线调研、现场办公等方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市县两级人大、巡察办、组织部、督查室等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执法检查、巡察、考核、重点督办力度。各食安委成员单位强化信息共享、风险会商、联合执法,建立行刑衔接、行纪衔接等联动机制。唐山市人民检察院设立全省首家食品安全公益诉讼举报受理中心,前移监督端口。

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全市划分一级网格19个、二级网格249个、三级网格6389个,设置乡镇食安、农安监管机构445个,建立村居食品安全工作站,组建7206人的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监管服务延伸到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包联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全市8844名干部参与对在营持证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包保工作,切实履行食品安全属地责任,共同推进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地。522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配备了食品安全总监。

推进食品安全多元共治体系建设,面向全市招募食品安全志愿者4097人。制定实施《食品安全志愿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和《唐山市食品安全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2021年以来,全市共开展食品安全志愿服务活动357次,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达到25807小时。

在滦南县发万米业有限公司晒粮场内,工人们正在将收购的稻米进行晾晒。河北日报记者师源摄

智慧监管,全域把牢“从农田到餐桌”每道关口

“扫这个二维码,就能知道肉菜产自哪里、快检结果如何,这样的举措让我们既放心又暖心。”11月10日,在荷花坑市场购买肉菜的市民刘伟,用手机扫描购物小票上的二维码后,所购肉菜的商户信息、证件信息、产地信息、检测信息等即刻显现。

保障“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食品安全,产销衔接是关键。唐山市市场监管局与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协作,实现河北省食品追溯系统与唐山智慧农安平台对接。

“系统为录入的每批次产品自动生成可追溯二维码,这些二维码就是肉菜的‘身份证’,从菜地或屠宰厂走到餐桌的全过程都被记录下来,打破了消费端与供给端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把食品安全晒在阳光下,晒在群众心坎上。”唐山市市场监管局食盐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陈月利说。

把好产销衔接环节的同时,唐山市统筹运用源头治理、示范引领、智慧监管等手段,严把每一道食品安全关口,维护食品产业全链安全。

从农残超标、非法添加等群众最关注处入手,做好源头化治理。开展土壤及农产品质量协同监测,加强农药残留治理,实施农药和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592家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实施兽药二维码追溯管理。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75.13%,拥有绿色食品认证企业94家、有机食品认证企业45家。

提升食品供给品质,让群众充分享受到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红利。统筹运用日常监管、投诉举报、监督抽检、舆情监测等手段,构建风险会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格局。将标准化菜市场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新建、改造便民市场64家。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清洁厨房”完成率96%,“明厨亮灶”覆盖率100%。培树食品安全诚信示范单位652家、食品安全示范街31条,市级以上放心肉菜示范超市94家。176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HACCP体系认证,获证率全省领先。


日前通过专家组考核评估的唐山市“国家花乡果巷一二三产业融合标准化示范区”。唐山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锻造品牌,推进从安全到品质的全面提升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离不开食品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瞄准群众从“吃饱”到“吃好”的需求变化,唐山市从守牢安全底线,提升质量高线出发,全力锻造“食品安全唐山造”品牌。

清杂、碾米、抛光……近日,滦南县发万米业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经过十几道工序后,一袋袋优质大米被装车送往全国各地。如今,该公司占地16亩,年最高可生产10万吨大米、拥有5个产品品牌。很难想象5年前,这里曾是个占地不到2亩、年产量不到1万吨的小作坊。

这家大米加工企业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华丽变身的?“这都得益于滦南县市场监管局对我们的技术指导和帮扶。”看着来来往往的运米车辆,公司负责人王素娟喜笑颜开。

近年来,唐山市从推动食品生产聚集区转型入手,帮扶食品小作坊改善生产经营环境,改进工艺、更新设备,积极鼓励其转型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帮助到先进企业学管理、开眼界;找政策、协调相关部门解决资金问题;从企业发展定位、厂房布局建设、大米生产质量把控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在滦南县市场监管局的引导帮扶下,王素娟放弃了“守着一亩三分地”的想法,成为最早一批改造提升食品小作坊的经营者。

“转型成功后,公司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目前我们与近4000户水稻种植户签订了长期收购协议,并拥有5000亩绿色大米种植基地。最近,滦南县市场监管局正指导我们进行运输机械手的安装,明年我们还准备进行二期厂房的建设。”尝到了改造提升甜头的王素娟说起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围绕集中区域实施重点治理,唐山市完成滦南县和曹妃甸区大米、滦州市和滦南县花生油、乐亭县速冻果蔬等10个食品生产聚集区的整治提升,持证率和实物抽检合格率均达100%,76家小作坊提升为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年产值增加55.73亿元。

小作坊整治提升是唐山市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唐山市坚持产业化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传统特色食品、天然粮油制品、安全精制肉制品等8个领域,打造2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5个食品产业园区,将京东粮仓变为高品质食品工厂。坚持把品牌打造作为食品安全的高线,全市拥有食品领域中国驰名商标11件,中华老字号品牌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件、居全省第二,地理标志商标40件、居全省第二。建成全省首家餐厨垃圾制备生物柴油的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金利海,实现了餐厨垃圾可再生利用,延伸了食品产业链条。(河北日报记者师源 通讯员田爱华、刘智勇)


责任编辑:韩琳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