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新闻>>医疗卫生>>

​让急救体系护航个人幸福与城市发展

2019-12-03 16:29:05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图为专业人员正在进行急救演练。(佟垒功提供)

近年来,猝死事件越来越多,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猝死的常见诱因有哪些?情况突发时应怎样迅速处理?如何降低猝死事件高发态势?

记者日前来到极速反应医疗救护培训中心(唐山)股份有限公司,就上述问题请专业人员为市民“支招”,透析急救行业现状,助力解决社会问题。

●把握心脏骤停“黄金四分钟”

极速反应应急救援指挥官佟垒功介绍,所谓猝死,是指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1小时的突然死亡。

该中心致力于搭建城市急救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内唯一的急救培训与赛事医疗保障上市公司。作为美国心脏协会(AHA)授权培训中心和ISO9001质量认证机构,开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课程研发,已为500余个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提供个性化培训,累计保障近200场赛事,服务人次超过百万。

基于专业性和丰富的经验,佟垒功表示,较为剧烈而持久的运动,饱餐、饮酒、过量吸烟,神经过度兴奋、激动,严重的心功能不全,低钾、低镁血症,某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都有可能引发猝死。

在医学上,心脏骤停有宝贵的4分钟黄金抢救时间,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会造成脑死亡。当救护车无法及时赶到时,只需几个简单的按压动作,便能让心脏猝死患者“起死回生”。

绝大多数市民不懂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面对突发状况会束手无策。该中心呼吁,应进一步加大对公众参与急救的技能培训和普及,将急救知识培训纳入制度规定,让更多人在第一现场进行施救。

发生心脏骤停时,CPR(心肺复苏术)与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相结合能够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救活率。因此,需在公共场所广泛配备AED,教会公众正确的使用方法,关键时刻可以挽救生命。

建立可复制的共享急救平台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离开我们。由于心脏猝死90%发生在医院外,抢救成功率不到1%,院前急救体系亟待完善和健全。

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该中心自成立之初,便致力于开展SOS+EHS+CSR服务,提供急救培训+AED管理+公益产品+医疗保障+社会化急救等全场景解决方案。经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已形成成熟的临时性、长期性应急模式系统,成为国内领先的急救培训和生命救援机构。

佟垒功表示,顺应国内各大城市逐步搭建院前急救体系的趋势,极速反应建立了可持续、可复制的社会共享型急救平台,开展急救培训、制定安全预案、配置急救设备、组织实景演练,提供生活环境、办公环境、野外环境等多场景下的常态化应急管理服务。

同时,以商业手段为运作模式,联合社会资本,提升自身造血能力。通过为企业安全赋能,撬动与各行业之间的合作,将急救能力、急救知识和急救行动形成涟漪式的传递,实现对社会互救全场景的覆盖。

使互救互助成为社会常态

当前,国内很多城市在政策层面积极引导公众展开社会急救,《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中,将社会急救定义为——非医疗急救人员现场实施的救护患者的活动,倡导自救互救。

为此,极速反应医疗救护培训中心(唐山)股份有限公司在倡导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同时,针对人群的不同需求、所处的不同场景,搭建定制化、个性化的急救体系。通过标准化课程将普通人转化为院前急救准专业人士,并利用社会资源补充完善城市院前急救体系,探索关爱与责任并举的道路。

目前,该中心已在多类特定场景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大连国际马拉松、秦皇岛国际马拉松、凉都·六盘水国际马拉松、衡水湖国际马拉松、唐山国际马拉松等百余场大型城市马拉松急救保障;针对大型企业园区、高层楼宇、工厂、公共场所、社区等,搭建特定时间、特定场景的院前急救体系,并逐步扩散至固定场景非特定时间的急救体系。该中心曾获体育BANK2017“年度最佳体育科技机构”、第四届全省优秀安全生产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

接下来,该中心将设计研发互联网公众院前急救应用软件——呼救APP,运用卫星定位技术,可快速对伤员进行定位,实现“一键呼救”,提高120急救的受理速度,为院前急救提供可借鉴的新模式。

作为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项目,该中心希望广泛借助各界的力量,提高中国社会急救的普及率,助力搭建政府为主、社会参与为辅、高度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急救体系,增强城市安全感和市民幸福感,让互救互助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记者杨文进 通讯员夏丽男、王玮钟)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