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新闻>>新闻快讯

遵化市沙石峪“友谊树”

2018-07-18 11:01:1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古树:遵化市沙石峪“友谊树” 树龄:52年   闫军 摄

河北新闻网讯 儿子班里要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演讲活动,他提议去沙石峪看看象征着中阿友谊的常青树。周日一家人吃完午饭收拾停当,驱车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沙石峪。

沙石峪位于遵化市东南20公里处。解放前是遵化远近闻名的穷山沟,当时土地寸土寸金。解放后,在老书记张贵顺的带领下,勤劳朴实的沙石峪人硬是在石头缝里取土,青石板上造田,先后使400亩荒山变成良田,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为了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1966年4月29日和1967年2月9日,周恩来总理先后两次陪同阿尔巴尼亚贵宾来沙石峪视察,称赞沙石峪人为“当代愚公”和“中国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英雄的沙石峪人民也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以践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标杆而闻名全国。

沿着平整的水泥路我们来到了当年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陪同以谢胡为首的阿尔巴尼亚代表团来沙石峪村参观学习,并栽下两株中阿友谊树纪念中阿两国的友谊万古长青。共同栽植的两棵友谊树经过岁月的洗礼更显蓬勃苍翠,郁郁葱葱,见证着中阿友谊和沙石峪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

这两棵友谊树至今已有52年的树龄,树高1000cm,树冠600cm,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都曾远道而来一睹该树的风采,成为连接亚非友谊的纽带,中阿友谊树见证着沙石峪人民淳朴勤劳和艰苦奋斗的愚公精神,他们用简陋原始的生产工具,用绕地球六圈的脚步,愣是在青石板上种下了农作物,养育了沙石峪的代代村民。那眼大口井和愚公洞的挖掘成就了当年的活愚公。电影《沙石峪》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和阿尔巴尼亚友人共同栽下象征中阿友谊的常青树时,脸上露出儒雅温馨的笑容,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眼前的山水,眼前的人民,一脉繁荣和谐,都彼此相通相融。它的红色精神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外国友人。友谊树不仅是沙石峪的一道风景,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一种图腾。如今它的明星光环依然闪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涵让它魅力不减。

40岁以上的中国人,在脑海中或多或少有着有关阿尔巴尼亚的回忆。中国在向阿尔巴尼亚提供的大量援助的时候,当时中国的经济情况也十分困难,中国尽了最大的努力,把自己最新最好的设备、机械、拖拉机、车辆等提供给阿。在阿人民进行武装斗争期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表示,中国人民支持阿人民的正义斗争,中国提供了包括物资、现汇等各类援助。

如今,周恩来总理亲手栽下的“中阿友谊树”沐浴着“愚公精神”茁壮成长;“万国田”记录着这个小山村曾经一度吸引来的全世界的目光;沙石峪纪念馆中陈列的周恩来两次亲临沙石峪视察时的情景;文化广场上周恩来总理的雕像微笑地看着这里的土地和人民,是啊,海棠依旧!我们敬爱的总理把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厚爱留在了遵化这片红色的热土……这既是沙石峪的独特记忆,也时时刻刻提醒着沙石峪人,永远记住周恩来总理对沙石峪的赞誉和那句嘱托:“千万记住,要让愚公精神代代相传啊!”

儿子认真地听我讲述完这段难忘的历史,被深深地震撼了。小声地和我商量,爸爸,我能带一片柏叶回家吗?我想回去和我的同学去讲这段红色历史,并永久保存。旁边站着一个七八岁的小朋友听到这句话,立即“煞有其事”地说:哥哥,别折柏枝,爷爷告诉我们,这可是象征着中阿友谊的长青树,每一片叶子都必须好好保护。

夕阳快落山了,我们驱车离开。从倒车镜里再一次看到中阿友谊的常青树枝叶在轻轻摆动,像在与我们挥手告别。今天我们能亲身感受沙石峪的变迁,亲眼见证中阿友谊树的枝繁叶茂,更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次沙石峪之行不仅让我们这辈人再次受到了灵魂的洗礼,也是对我们后辈人成长的鞭策,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前辈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牢记历史,让愚公精神薪火相传,愿中阿友谊万古长青!

作者简介:

孙儒

笔名余临风。遵化作家协会会员。河北医大毕业,副主任医师。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唐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唐山市林业局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唐山分社

承办单位:

河北报业传媒集团唐山有限公司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

全程支持单位:

唐山市施尔得肉制品有限公司

唐山百合兰食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致谢:

唐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唐山文学》杂志社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

责任编辑:刘丁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