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新闻>>新闻快讯

唐山市施尔得肉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芹:先施而后得,我才会心安

2018-05-10 10:33:2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王海芹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河北新闻网讯 1974年,母亲遭遇车轧卧床不起却无钱医治,14岁的王海芹只说了一句“妈你别急,我来想办法”,便蹬着比她矮不了多少的自行车出了门。数趟往返于遵化、蓟县,硬是赚回了母亲的医药费;

1979年,19岁的王海芹本来有一份让农村小姐妹都羡慕的工作,可她“眼馋”的却是厂外卖豆腐脑的摊主“一天能挣十块钱”,而且很快瞒着家人辞了工作;

2000年,当最好的朋友在肉联厂每月拿着400多元的工资时,王海芹带领自己的团队,创下了90多万元的年销售业绩……

如今,由这位传奇女性一手打造的“施尔得”品牌,年生产肉类制品万余吨、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年销售额接近2个亿……但她仍在用最初那两句简单质朴的话语叩问着500员工:“你生产的东西自己吃吗?不吃我们不生产;你销售的东西父母吃吗?不吃我们不销售!”

其实,如今已经年近六旬的王海芹,骨子里始终还是那个为了亲人健康而奔波流汗的小女孩。只不过,她给“亲人”二字的定义,早已延展到了全体职工、家乡父老乃至千千万万消费者。

1960年,王海芹出生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遵化市塔头寺村。村头耸立了千余年的古塔,以它的静默、宽厚赋予了小海芹一颗善良慈爱之心;勤劳持家、干净利索的母亲,也给她树立了一个好女人的样板;儿时物质生活的艰难匮乏,更是磨砺了她身为长女、勇担风雨的双肩。

14岁那年,她一天最多挣到了16块钱

1974年,王海芹的母亲被车轧到,一度失去行动能力卧病在床,可那时候家里根本没钱医治。当时只有14岁的王海芹说,“妈,你别着急,我来想办法”,随后就去了姥姥家。“我从小是在姥姥家长大的,那儿有果园,我就去那儿买了点儿苹果,用自行车驼到蓟县去卖,卖完后又从那边买葱头驼回遵化县城卖。”

当时遵化县城有个军区家属院,院里有一位长得很有“领导派头儿”的老伯注意到了瘦小的王海芹。这位好心人从王海芹那儿买了几次菜后竟对她说:“你就往这儿运吧,我找人给你分喽!”不愁销路了,王海芹在遵化县城和蓟县之间跑得更加起劲。“我最多的时候一天挣了16块钱”!挣出了母亲的医药费,又细心地给母亲做按摩,这个妈妈的“小棉袄儿”终于让亲人恢复了健康。

19岁时,王海芹在遵化的塑料厂上班,一个月的工资是30多元钱,这在当时已经足以让村里的小姐妹们羡慕了,可她的心思却全不在此。“那时候厂外驻着个地质队,有人做豆腐脑、炸饼卖,一天就能赚十块钱,当时我就萌发了去做生意的念头。”这一想法自然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但“主意正”的王海芹很快就偷偷把工作辞了。

“辞职后,我卖过牛奶、蔬菜、香蕉、袜子、衣服,凡是小生意没有我没做过的。”而最终将发展方向定位于“熟食”,也算是一个机缘巧合。

我要做干干净净、让人放心的肉制品

上世纪80年代,唐山有个赵庄联营总厂,制作与销售德州扒鸡。“当时我在厂里负责财务工作,年节时,来购买扒鸡的人要排一公里左右的长队。” 这段工作经历让王海芹对熟食制品生产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为她正式走上肉制品创业之路打下了根基。

“1994年,我回农村老家,看着家里的生活很艰苦,就下定决心带着弟弟、妹妹创业,于是做起了熟食。”很多老唐山人应该都记得当年的“华北商场”,就是在华北商场后院,王海芹租了200多平米的场地,投入了仅有的500元积蓄,从两口大锅做熟食开始起步,迈开了她的创业步伐。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就是要做一个干干净净、让老百姓吃着放心的肉制品。我总问自己两句话:你做的熟食你自己吃不吃?你的父母吃不吃?如果不吃,那就别做!”

王海芹用这样的发问不断叩问自己的良心,也教育自己的员工:把消费者当自己、当父母,以敬畏之心做食品,入口才安全。“除了卫生、质量方面绝对严格外,一些细节我也从不放过:一锅酱猪肝该煮多少斤就是多少斤,腊肠该多长就得多长;牙签肉该多厚就是多厚。”为了让员工们“长记性”,王海芹盛怒之下甚至砸过电视,摔过手机,她就是要告诫员工,无论谁,都必须“按规矩”来。

先施而后得,闪光的“施尔得”品牌诞生

创业之初的两年,王海芹就是制作、销售,没想过要创立自己的品牌。但到1996年的时候,因为原料进得太多了,又得在期限之内卖出去,她就想到了注册一个商标、打出自己的品牌以扩大销量。“我跟一个好朋友说,我的品牌想要传达的意思是不管做什么事,都要首先想到别人,我朋友当时就念叨说:先施而后得,叫‘施尔得’怎么样?他嘴里刚说出这三个字我就马上拍了板:就是它了!”

有了名字,王海芹很快印制了自己的产品包装袋。“那时候我们已经开发了酱猪肝、猪肚、南味肠等很多品种,全部都上了正规包装。当年的春节,我们的产品在华盛超市出售,根本就供不上卖。”

2001年,施尔得遇到了“不进则退”的难题,原来200平米的厂房面积已经完全不适应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我的性格,不允许我看着自己创办的企业慢慢萎缩、消亡。于是,我花65.5万元租下了一处全新的厂房,准备大干一场。但一进新厂房我就蒙了,里面全是进口设备,我啥也看不懂。”

很快,王海芹从北京请来了一位懂技术、会管理的总经理, 规模生产很快步入正轨。可随之而来的,就是销售的问题。“借鉴北京、天津食品企业的做法,当时我租用了很多旅游车,连同优秀的导游和司机一起雇过来,让他们接上唐山各小区的居民,来参观我们企业加工的整个流程,然后再品尝、售卖。”

这种现看现卖的“新玩法”很快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人们觉得吃熟食更放心了。作为新生事物,它还受到了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就是那段时间,“施尔得”这个品牌彻底叫响了。

2014年,肉制品市场开始走下坡路而且日渐萧条。 “施尔得在那两年里也出现过亏损,当时有人提议从原料上想想办法,但我说,咱们能做就做,不能做就不做了,原料的档次绝对不能降低。”为了应对低迷市场,王海芹也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设立专卖店、建中央厨房、合资运营石家庄及周边市场……做了很多的努力。2016年,我们的年销售总额就达到了1.8亿元。”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施尔得先后荣获了“中国绿色健康放心食品”、“河北省著名商标”、“河北省诚信示范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国家级“老味道、老故事、老品牌”等殊荣!

“施尔得虽是企业,但要有社会担当”

24年来,最让王海芹感到骄傲的,是她把传统文化引进了企业。王海芹说,“现在的状况是,种菜的不吃自己的菜,养猪的不吃自家的肉,食品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我一直在问我自己,作为食品企业,我们能为社会做点什么?”

2012年,王海芹利用大半年的时间考察了十几个城市的私营企业,学习他们如何把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完美结合,并很快将这些学习成果正式导入施尔得公司,以实现用道德良心做放心食品的初衷。

“2013年1月初,我们主动向市食安办、市文明办请缨,承办了唐山市首场食品行业道德讲堂。那是一场三天两夜的大活动,涉及食品、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多个食品领域,参会人员多达1183人。”一直参与道德讲堂的筹备并见证了施尔得企业文化发展的公司副总吕雪莲说,“当时都觉得企业文化关起门来自己搞就行了,没必要大张旗鼓花100多万去做全市道德讲堂。可王总说,道德讲堂哪怕有一个人受到了教育,承诺他不生产不合格食品,我也认了。”

值得欣慰的是,首场道德讲堂后,许多食品企业纷纷到施尔得学习取经,并有一批食品企业建立了自己的道德讲堂。

2013年4月份,施尔得公司又先后承办了两场食品行业道德讲堂。“当时很多人的评价是这样的:施尔得正在做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直到现在,施尔得公司仍要求每个员工把孝和德放在首位。王海芹亲自为员工子弟创办了“施尔得子弟读经班”,企业花钱请专业老师教孩子们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同时,公司要求高管带头学习《大学》、《中庸》、《论语》等经典。王海芹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使每一个施尔得人都成为优秀的人、追求品质的人、具有纯善情怀的人!把每一名员工都打造成家人、主人、能人和贤人。

后记

采访接近尾声,记者问王总未来的打算,王总微微一笑告诉记者:她还有一个绿色的梦想。原来,当年这位从家乡古老的安梨树下走出来的农村小女孩,一直不能忘怀养育她的那片热土和乡民。她在两年前注册了百合兰食科技有限公司,希望为保护安梨古树、开发绿色产业、倡导健康素食、宏扬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绵薄之力。去年,她出资修复了家乡濒临倾倒的古塔。今年,她又出资冠名支持“唐山市十大古树评选活动”。她说,“我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公益。我做公益就是顺其自然,只要是有益的,只要是我能做的,我就一定会去做。”

从14岁的“我来想办法”,到58岁的“我一定会去做”,王海芹从未改变过自己的人生航向。只不过,如今的她更加洒脱超然,随心随性随缘、惟余大爱赤诚。(燕赵都市报冀东版)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唐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唐山市林业局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唐山分社

承办单位:

河北报业传媒集团唐山有限公司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

全程支持单位:

唐山市施尔得肉制品有限公司

唐山百合兰食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致谢:

唐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唐山文学》杂志社

责任编辑:刘丁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