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新闻>>唐山图片新闻

揭秘兴隆山:隐藏在历史深处的传奇

2017-09-01 10:54:35 来源:燕赵都市报冀东版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新闻网消息 若不是1911年大清帝国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恐怕这片神秘的土地,至今仍存留在人们的无尽遐想中……

这里位于兴隆县大水泉乡糜子地,名叫兴隆山。关于她的故事,民间传说精彩纷呈,官方史料翔实厚重。燕赵都市报冀东版通过多方采访整理,试图为您解密有关兴隆山不为人知的历史。

“兴隆山”从哪里来?

在承德兴隆县,有着这样的一个说法:

兴隆山是由历史上的“宰相刘罗锅”刘墉命名而来,兴隆山在咸丰年间改名“兴龙山”,“后龙风水”开禁后,由于商人云集,买卖人图个吉利,又将“兴龙山”改称“兴隆山”。

这个说法目前虽并未见于官方史料和私人笔记记载,但在当地民间却一直广泛流传。

然而,历史远比传说更为厚重。

陈依连是兴隆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省级名师,兼任兴隆县政协文史资料特约编辑,研究方向为兴隆县古代史,2015年为兴隆县政协出版《遵化通志·兴隆卷》。

据其介绍,“兴隆”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诸葛亮《前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这里的“兴隆”,是形容词,是“兴旺隆盛”的意思。谁也没想到,这个词1700多年后用在兴隆县的命名上。

要说兴隆县的命名,与兴隆县城北山有着直接关系。兴隆县城的北山,原名叫“孤山”。

陈依连称,可以确定这个孤山就是现在的兴隆县城北山,四面与别的山不连着。而 “孤山”这个名字,一直叫到清朝中前期,在乾隆二十年前,“孤山”还沿用原名。

根据《昌瑞山万年统志》“拨汛”条记载,兴隆山,原名孤山子,在乾隆二十年,经总镇绘图上奏朝廷请求添设总巡,是专派巡捕驻扎总巡。从此以后,孤山子便为兴隆山。

乾隆二十年,是公元1755年。史料表明,这一年的刘墉任翰林院侍讲,是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虽没有确切史料佐证,兴隆山由其命名的说法,相信也不是空穴来风。

兴隆山上的神秘往事

“兴隆山”之名到底出自谁手,可以说尚无定论。但其作为“后龙风水”禁区,却得到了史学界的一致认同。

1661年,清代顺治皇帝在遵化选定了一块风水宝地,开始修建清东陵。

据史料记载,陵区以昌瑞山为界,分“前圈”和“后龙”两部分,陵区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窄不等约20公里,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昌瑞山以南为“前圈”,是清东陵陵寝分布的地方,面积为48平方公里。昌瑞山以北的兴隆县大部分境域被划为“后龙风水”禁地。

为了确保风水不遭到破坏,清政府将百姓进行了迁移,禁止一切砍伐和农耕活动,还设立马兰镇总兵,恒久驻扎兵丁,专门对广阔的“后龙”禁区进行看管。长时间的封禁,使“后龙”地区成为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

1915年,随着一纸开禁的政令,这片被封禁254年的陵寝“后龙风水”禁区,开始走入时人的视野——森林满山,树木遮天,野兽无数,遍地涌泉。

2015年,“后龙风水”禁区开禁百年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的17位专家学者,对“后龙”禁区的历史进行深入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通过史料考证,“后龙”封禁是早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雏形。

今日的兴隆山山势突兀高耸,奇峰异石,如刀凿斧劈,山径入幽,峰回路转,气势开阔。而在那精彩之处,竟可见百年前的模样。

如今,被历史尘封已久的兴隆山,终被唤醒,她将满腹的厚重与沉淀,幻化成鬼斧神工的奇美景色以飨世人。

9月16日,兴隆山山门开启,等您来。(燕赵都市报冀东版 记者 刘超)

责任编辑:靳庆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