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新闻>>唐山区县新闻

滦南让文明乡风扮靓美丽乡村

2017-07-31 10:14:18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走在滦南县姚王庄镇李营村街道,一排排白墙黛瓦,一簇簇纷红骇绿,远看小桥流水,俯观房景交融……环境美了,村风民貌更美。今年以来,滦南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依托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和省、市、县文明村镇创建,以移风易俗活动为抓手,把“精神美”和“十个一”列为文明村镇创建的认定标准,整治乡村环境,加强道德引领,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既增强了乡村“颜值”,又提升了村民“气质”,全面推进了滦南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引领,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动移风易俗

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一群好人温暖一个地方、带动一方发展。近年来,滦南县以“大爱唐山·美在滦南”为主线,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为载体,坚持正面引导,努力挖掘、发挥“好人效应”,在全县农村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汇聚起助推移风易俗的强大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滦南县农村真正落地生根。

培树典型先进,强化示范引领。滦南县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善行河北·善美家庭”、“美丽庭院”、“美丽庭院标兵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目前,全县已涌现国家级文明镇1个,国家级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镇1个,省级文明村3个,市级文明镇2个,市级先进镇3个,市级文明村13个,市级先进村10个,县级文明镇8个,县级文明村134个。

坚持21年连续开展季评学雷锋光荣榜活动,累计表彰农村好人好事1000余件。自2008年开始连续组织8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共评选出农村道德模范和道德模范提名奖、特别奖71个(群体),其中,1人入选全国道德模范,1人获评河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获评河北省见义勇为英雄(群体),4人获评唐山市道德模范,4人获评唐山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并在滦南广播电视台、滦南文明网、“大爱滦南”微信公众号开办“好人榜”“善行滦南”“好人365”专栏,对好人好事进行宣传报道,放大先进人物的示范效应。

家风带动民风,助推移风易俗。滦南县通过组织文明家庭创建示范行动,广泛开展“德耀古城 家庭先行”系列家风、家训培育传承活动和“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利用七个传统节日弘扬家风文化。继续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善行河北·善美家庭”“美丽庭院”“美丽庭院标兵户”等评选活动,共评选“十星级文明户”57628个、“五好文明家庭”20737个、“美丽庭院”4500个、“美丽庭院标兵户”750户。

强化管理,以综合治理手段促进移风易俗

前些天,滦南县姚王庄镇曹杨碾村村委领导班子和乡贤理事们又凑在一起,为《曹杨碾村村规民约》再添一条新规:“提倡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破除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同时,该村就殡葬改革、公墓建设向全体党员干部发出倡议,带头推动公墓建设。新建墓穴,按统一标准顺序排列,办理丧事,红白理事会安排专人全程参加。逝者骨灰按指定墓穴安葬,不得随意挑选,严禁看风水、搞封建迷信;丧事不戴白帽,不穿白衣,不送花圈,杜绝浪费,不在社区内搭设灵棚灵堂,临终告别在公墓举行。

自从村里倡导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后,村民一致反映生活轻松了很多。正是这一做法,将村民在红白喜事上大操大办的风气彻底刹住,让村民一身“轻松”,村风清朗纯正。

近年来,滦南县全县镇村建立红白理事会587个,并结合镇村实际制定了507套《红白理事会章程》,倡导村民破旧俗、树新风,狠刹“婚丧喜庆活动大操大办、人情债、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树立“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健康”之风。

创新宣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移风易俗

走在滦南县程庄镇西胡家坡村主街道,一幅幅色彩斑斓、反映文明乡风建设的“文化墙”映入眼帘。这些标语和宣传画,有宣传邻里和谐的,有宣传“讲文明树新风”的,有倡导移风易俗的,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该村以墙壁画为载体,创新文化宣传方式,进一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滦南县以镇村住户、主干道住宅墙壁为载体,共绘制农村文化墙25675平方米。通过文化墙的绘制,将优秀传统文化送进镇、村,美化环境的同时美化了心灵,引导群众树新风、倡新风。

推进农村孝德讲堂建设,传递正能量。截至目前,滦南县已有448个行政村设有孝德讲堂,平均每个月每个孝德讲堂开展一次道德评议活动。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一段段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在场的每一名村民深受教育。为积极引导广大村民以孝为先,以善为本,自觉成为道德建设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滦南县从宣传教育引导入手,除了发放倡议书、建立宣传栏、绘制文化墙等形式外,还设置“善行功德榜”425块,建立《功德录》,累计记录好人好事4217件。以建立“善行功德榜”和“功德录”的形式,让先进典型的事迹得到全面展示,广泛传播正能量。

文化浸润,发挥基层文化设施作用深化移风易俗

夜晚来临,滦南县宋道口镇王庄子村文化广场上热闹起来:这边广场舞步调一致、舞姿翩翩,那边篮球场的比赛正值激烈、喝彩连连。欢声笑语让整个广场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刚从舞场上走下来的村民老王一边擦着汗水一边高兴地说:“我们这里每天都是这么热闹,连邻村的群众都过来跳舞。现在大家吃完饭就到文化广场活动,赌钱的、打架的再也没有了。”

近年来,滦南县每年组织送文艺下乡演出30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7068场、重点扶持“三枝花”民间文艺团体10个;全县建有村民中心589个,面积151726平方米,设有广播室589个,其中有81个行政村建有入户广播。全县建有文化广场571个,面积428884平方米,设有健身器材3358个,每年开展文化体育活动6000余次。

昨夜春风才入户,今朝杨柳半垂堤。滦南县以乡风文明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源头活水,以环境优化、民风潜化、文化润化,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在这里,一幅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画卷正缓缓铺展开来……

(韩志红)

责任编辑:吴会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