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乐亭“抗战民歌”传承抗战精神

来源:国际在线  2015-09-14 19:01:42  责任编辑:常方圆

    国际在线消息(驻唐山记者站赵锡臣 通讯员裴建伟刘江涛):“秋风起呀滦水凉,我给八路送军粮。子弹不缺呀粮草足,齐心打败小东洋……”,日前,在唐山市乐亭县闫各庄镇芦河村中心小学,83岁的王运科老人和村里其他几位七八十岁的老人一起,在开学伊始学校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给孩子们唱起了流传本地70余载的乐亭民歌《送军粮》。“这首歌是我11岁那年当儿童团团员的时候跟大人们学的。在咱乐亭县,像我们这岁数的,很多人都能随口来上几首这样的抗战民歌。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给孩子们唱唱家乡的这些民歌,让孩子们在欣赏传统文化中记住那段历史,这事儿很有意义!”王运科老人说。

    乐亭县是革命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故乡。在李大钊的关怀下,乐亭于1924年就成立了冀东地区最早的地方党组织,这里的人民对党怀有深厚感情。抗日战争期间,同样是乐亭人的共产党员李运昌领导发动了冀东抗日武装暴动,此后他历任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司令员等职务,领导着八路军部队在包括乐亭在内的冀东大地上纵横驰骋,同驻扎在这里的日伪军展开浴血奋战。仅在乐亭境内,整个抗战期间八路军冀东部队和党领导的地方武装就同日伪军进行了县城战斗、刘石各庄战斗、榆林战斗、胡常各庄伏击战等大小战斗94次,共击毙日军192人、伪军352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而抗日武装也有229人在历次战斗中壮烈牺牲。

    发生在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让当地百姓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切齿仇恨、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衷心拥护。乐亭人民一边用实际行动拥军支前、帮助八路军抗击侵略者,一边用自己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记述这段历史、鼓舞抗战斗志。在这种形势下,一大批抗战题材民歌伴随着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诞生在渤海湾畔这片黑土地上。

    乐亭民歌历史悠久,是乐亭本土最早产生的民间艺术形式,享誉冀东的乐亭大鼓、乐亭皮影等曲剧种的唱腔就是在乐亭民歌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民歌成为祖祖辈辈乐亭百姓记录历史、抒发感情的重要情感载体。抗战期间,乐亭人民或自编自创、或与驻扎此地的八路军文工团联合创作了大批抗战题材民歌,有的是直接引用乐亭传统民歌曲调和乐亭秧歌曲牌,填写歌词后进行演唱;有的是在吸收了传统民歌和秧歌曲牌的基本音乐元素后,改编而成的新歌曲。这些抗战民歌通俗易学、朗朗上口,当地百姓只要背会歌词,随口就能演唱,很快为广大群众所熟悉,发挥了重要的宣传鼓舞作用。

    这些抗战民歌内容丰富,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乐亭人民痛恨侵略者、同仇敌忾支持抗战的真挚情感。有的民歌表达的是对日寇的痛恨和谴责,如《小日本坑百姓》、《滦河怨》、《跑敌情》、《不甘做奴》等;有的是描绘八路军打击日伪军的战斗场面,如《孙家房子战斗》、《公官营战斗》、《汤家河战斗》、《打汉奸》等;有的是抒发广大群众积极拥军支前、支援抗战的情感,如《送军粮》、《抬担架》、《查路条》、《月儿升起》等。还有一些传播党的抗日主张、颂扬抗日英雄、教育群众积极投身抗日斗争的歌曲,也都曾在乐亭大地上广为传唱。

    为了让这批具有鲜明时代烙印、地方特色的抗战歌曲传续下去,让后世子孙铭记家乡那段慷慨壮烈的抗战历史,近年来,结合传统民间艺术保护工作,乐亭县专门对抗战题材民歌进行了挖掘、搜集、整理。目前全县共搜集到有完整词曲的抗战民歌43首,通过辑印成册、录制音像资料、在中小学音乐课堂开设“抗战民歌欣赏课”等形式,使这些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代代传承。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相关新闻

唐山开平小伙儿赵星奋不顾身勇擒歹徒

2015-09-14 18:58:00

近日,公安机关专门给开平区小伙儿赵星送来锦旗,对他协助警方勇擒盗贼的义举表示感谢,上面“勇擒盗贼见义勇为”几个绣金大字格外显眼。对于这些,赵星这个刚满20岁的小伙子显得平静又腼腆。

唐山遵化沙石峪:葡萄飘香醉游人

2015-09-14 15:34:24

近日,“追忆沙石峪精神——首届葡萄采摘旅游文化节”在遵化市新店子镇沙石峪村开幕,近千亩紫如宝石、香甜似蜜的葡萄挂满枝头,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体验生态采摘的乐趣。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