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唐山市档案馆:唐山百年沧桑的见证

2013-08-07 09:47:58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编者按:近年来,我市各级档案馆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档案事业科学发展,致力提高档案工作“资政惠民”能力,档案馆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文化建设取得突出成绩,适值8月20日唐山市第二届“档案馆日”来临之际,将我市各级档案馆建设发展的相关文章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唐山市档案馆是我市唯一的市级国家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1986年4月改称为唐山市档案局(馆),为局馆合一单位,是市政府直属事业机构,履行档案保管、档案利用和档案事业行政管理职能。

    市档案馆位于中共唐山市委院内,独立建筑。总建筑面积3892平方米,馆藏档案资料共计38万多卷(册),其中档案34万多卷,资料4万多册。馆内档案包括民国时期旧政权档案、建国前革命历史档案和建国后档案,最早的档案形成于清朝嘉庆十四年(1809年)。建国后档案以唐山市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的文书档案为主,也有部分专项特色档案和部分重要珍贵档案。馆藏资料有图书、期刊、报纸、地图及报纸等180余种,其中建国前出版的1000多本。

    这些档案记载了我市一个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变迁;记载了冀东大地无数革命英烈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的光荣历程;记载了我市历届政府、各界人士、广大人民群众为唐山市的发展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这数十万计真实、宝贵的档案资料为我市历届政府的科学决策、各界人士写书撰志、广大人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原始、珍贵的凭证,是唐山市历史发展的“典籍”。

    市档案馆内还设有唐山大地震专题档案室,保管了“7·28”唐山大地震22万罹难同胞名册和抗震救灾档案、图书一千八百多卷(册)和部分声像、实物档案,这些档案充分见证了唐山大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全国人民对唐山人民的无私援助,也使我们更加缅怀地震中罹难的亲人。

    近年来,市档案馆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接收、征集力度,使馆藏档案数量有了较大的增加,馆藏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先后接收了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历届全部档案、唐山市创建文明城档案、曹妃甸工业区前期建设、抗击“非典”等专项档案和公证档案等大量民生档案。

    馆藏档案门类主要有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照片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馆内建立了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和局域网,所有馆藏档案的案卷级目录﹑文件级目录已全部输入微机,基本实现了档案数字化管理。市档案馆目前为国家二级档案馆。

    自2008年,市档案馆开展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目前馆藏档案90%都已进行了数字化处理,档案扫描达2000多万幅。为更好地保护档案,市档案馆历史档案原件、珍贵档案原件已不再提供利用,取而代之的是扫描后的电子档案。档案网站目前已开辟14个栏目,社会各界人士可以直接点击档案网站,了解我市更多的馆藏资料、政策法规及档案知识。

    2008年,“4·12”汶川地震后,市档案馆迅速利用馆藏唐山大地震档案为四川灾区提供智力支持,受到国家和省档案局领导的高度赞扬;利用馆藏唐山大地震档案,配合建设的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和“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被授予“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称号;利用馆藏档案编著的《唐山京唐港区史》获河北省档案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河北省档案利用优秀服务成果一等奖。近年来,市档案馆围绕我市重大活动,编辑出版了《档案资政参考》,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以馆藏档案资料为依据,不断提升档案文化利用价值,档案文化已逐渐成为我市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中的一支新秀和美丽唐山建设进程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责任编辑:刘晓莉】
分享到
更多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