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曹妃甸十年打基础产业聚平台

来源:经济日报  2013-06-21 13:48:01  责任编辑:刘晓莉

 

    曹妃甸希望之舟大桥

    首钢京唐钢铁厂厂区

    曹妃甸保税区闸口

    曹妃甸湿地

    港口物流、钢铁电力、化学工业、装备制造、综合保税、新兴产业、生态工业七大产业园区全面铺开,日均完成投资均在亿元以上,昔日名不见经传的荒岛成长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初夏6月,正是华北地区工程施工最佳季节,在渤海岸边的国家重点工程曹妃甸建设工地上,10万名建设者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斗着。

    截至目前,曹妃甸新区已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52个,总投资5611.2亿元,其中在建项目217个,总投资2831.1亿元。201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其中,工业完成247.86亿元,占总数的40.16%;而除了项目建设得到有效推进外,经济实力也有明显的提高, 2012年曹妃甸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6亿元,同比增长11.7%;全部财政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34.8%。其经济实力相当于10年前的50倍。

    曹妃甸过去10年的建设历史,生动地向人们昭示:只要怀揣着美丽的梦想,脚步就不会停滞;惟有用坚定的意志,方能走上灿烂的彼岸。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的独特条件,使其成为渤海湾惟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钻石级”大港。10年间,港口、铁路、公路、输水、输电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完成,为大规模产业集聚奠定了坚实基础

    曹妃甸,原为唐山湾近海的一个无人荒岛,但这里岸线广阔,不冻不淤。

    上个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就在其著名的《建国方略》中勾勒出一个宏伟的规划:拟于“直隶湾”“筑建不封冻之深水大港”,“与纽约等大”、“为世界贸易之通路”。

    然而,由于时代变迁等种种原因,这个深水大港的梦想始终只在纸上体现。

    在社会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开发战略由南向北转移,环渤海区域被人们认定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后的第三个增长极。经过10年精心准备,曹妃甸终于在2003年初被作为河北省的“一号工程”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

    2004年12月27日,国务院通过了包括曹妃甸港区在内的《渤海湾地区港口建设规划》,使得曹妃甸建设进入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层面。而在此之后,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此视察,并兴奋地称赞曹妃甸为“国宝之地”,要求将其“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使之成为“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窗口、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环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

    为了做到科学决策,科学施工,曹妃甸新区管理者先后聘请了包括14名院士在内的3500多人次的专家、学者对曹妃甸开发进行科研勘察和规划论证,攻克了267项技术难题,创造出了50多项国家专利,完成了数十项基础规划和评估报告,形成了中国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国北方商务休闲之都和生态宜居的滨海新城的发展定位,为曹妃甸建设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而在此后的10年间,建设者以这座不足4平方公里的带状沙岛起步,栉风沐雨、昼夜奋战,先后完成了1219亿元的基础建设投资,通过吹沙造地使得曹妃甸陆域面积增长50倍,达到210平方公里。而与之同时,与工业区进行综合配套的港口、铁路、公路、输水、输电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完成,置业大厦、四海公寓、港航大厦、装备制造区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等生活工作设施相继投入使用,为曹妃甸大规模产业集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集聚初见成效

    按照国家确定的发展规划,曹妃甸重点打造大港口、大钢铁、大电力、大石化“四大主导产业”

    要让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头高高昂起,产业集聚是最为根本的动力之源。用唐山市委常委、副市长、曹妃甸区委书记郭竞坤的话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曹妃甸将把扩大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先导战略、主体战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头戏、主旋律,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坚持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央企民企外企一起抓,围绕主导产业招商、依托资源优势招商、突出重点区域招商、推进专业化招商、注重以商招商,以大开放、大招商促进曹妃甸的大发展、大跨越。”

    为了落实国家确定的发展规划,曹妃甸管理者按照产业门类相近相同集聚的原则,在开发区内规划了港口物流、钢铁电力、化学工业、装备制造、综合保税、新兴产业、生态工业七大产业园区。在具体工作中,他们全面优化投资环境,采取全程一站式服务促进项目快速落地投产。

    港口物流园区一马当先。依托大港,曹妃甸正在加速建设煤炭、木材、钢材、矿石、可再生资源、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浙江物产集团、天津物产集团等20多家专业物流公司已经入驻,年内将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铁矿石交易中心和环渤海煤炭交易中心。

    钢铁电力园强力突破。首钢京唐钢铁公司于2008年5月点火投产,到目前已经累计生产铁、钢、材6441万吨,实现产值878.5亿元、税金2.7亿元,二期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届时总产能将达2000万吨,成为世界上单体产能最大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华润曹妃甸电厂首期2×300MW供热机组已于2009年6月投产运营,二期2×1000MW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石油化工园区全面起步,中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炼化一体化项目核准所需的51项支撑性文件已经完成49项,与之配套的百万吨级煤焦油深加工项目、燕华重工石化装备制造项目等11个项目正在建设,未来将形成石化、煤化、盐化“三化合一”的产业格局,将使得资源有效利用得到最为完美的落实。

    装备制造园区亮点频闪。依托首钢、上汽新能源汽车、盾石机械等支柱企业,曹妃甸装备制造业正在迅速发展壮大,华电重工、海清源反渗透膜制造项目、百川工业服务基地等36个项目已投产运营或正在加紧建设,总投资500亿元。不久的将来,“钢铁唐山”将会随着装备业的壮大而移位于“制造唐山”……

    而在进入2013年后,曹妃甸产业集聚更是呈现高速增长之势,在石油化工园区采访中,记者看到各个项目建设工地都在挂图作战。园区管委会主任王永山说:“我们目前对进入落实阶段的49个项目都有明确分工和专人负责,绝不允许出现拖拉扯皮现象,其目标就是将后发不足变成厚发优势,以时不我待的速度建设大型临港化学工业基地、环渤海油气储运中心和中国北方化工品贸易集散中心。”

    在南堡经济开发区采访中,记者看到有7个项目在此时集中签约,现场没有摆放鲜花,没有悬挂气球、标语。短短半个多小时的签约仪式之后,开发区管委会随即召集了由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调度会,管委会主任现场调度各相关部门主动与项目投资方对接,要求对服务项目手续办理、进场建设涉及的每一个问题迅速拿出对接解决方案。在场的7个项目投资方代表对开发区这种主动服务、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给予了高度评价。

 循环经济已显亮点

    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始终把资源采选、资源加工、资源利用、资源消费和资源再生等五个环节的节约和高效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将生态设计、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

    如果把曹妃甸比作是环渤海地区一顶绚烂皇冠,那么循环经济就是这顶皇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用曹妃甸管理者的话说:“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不仅是一种防止污染的手段,还能让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的必然选择。”

    出于这样的认识,曹妃甸起步之初就把循环经济作为立区之本,设计出了良好的发展路径,2005年10月,曹妃甸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2008年1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而按照这个规划一步不差地行走,曹妃甸的循环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建设者始终把资源采选、资源加工、资源利用、资源消费和资源再生等五个环节的节约和高效利用放在突出位置,注重把生态设计、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通过建立高标准的绿色产业准入制度,对不遵循循环经济理念、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项目,即使投资再大、利润再高,也不允许落地。截至目前,被曹妃甸婉拒的项目投资达100多亿元。

    在技术层面广泛应用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以及闭路循环技术;在企业层面广泛推行清洁生产、资源深加工和循环利用;在工业区层面重点构建共生企业间、关联产业间的原料和产品链;在港城社会层面全方位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和再利用体系。最终形成包括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循环经济运行管理控制体系、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体系为主体的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框架。

    透过曹妃甸循环经济示意图,可以看到:钢铁工业高炉释放的低热值废气在实施压差发电综合利用之后,送至焦化厂用于焦炭生产,由此置换出高热值煤气送至钢铁厂用于原料烧结和轧钢。钢铁厂的工业余热经回收用于煤化工和城市生活,以节省能源和减少污染。钢铁厂的工业废渣制成超细粉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工业废水经生化处理后重复使用,浓缩废水用于拌和原料,经燃烧消减最终污染。海水淡化的浓缩卤水经加工用于氯碱工业以降低淡水成本。

    首钢搬迁到曹妃甸,是曹妃甸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规划和建设时期,不少人对首钢搬迁到曹妃甸感到些许忧虑,担心钢铁行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工业废弃物将会带来污染。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首钢京唐钢铁厂的投产,现实给了质疑者最好的回答。

    “我们按照精品钢材制造、能源转化、消纳固体废弃物的循环经济设计定位,把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不排放到外面对环境造成污染。比如我们一期年产1000万吨钢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渣供于曹妃甸盾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矿渣微粉粉磨生产线项目循环利用,4条60万吨/年矿渣细磨生产线可年产矿渣微粉240万吨;粉煤灰供于唐山中海实业有限公司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建材项目循环利用,年产建材制品100万立方米;高炉除尘灰、烧结机头灰供于唐山佳旺实业有限公司提钾、提铁精粉项目,年处理除尘灰11万吨,年生产氯化钾2万吨、铁精粉3万吨、工业渣土6万吨。”首钢京唐钢铁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以海洋化工为主的曹妃甸南堡开发区,记者充分感受到了循环经济产生的效率,该区以南堡盐场和三友集团为主体,上游海盐生产,中游“两碱一化”,下游氯气利用的“三大板块”,构筑了海洋化工循环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了“盐—碱—氯气—四氯化钛—海绵钛”、“盐-烧碱-黏胶短纤维”、“氢氧化钾—三氯氢硅—气相白炭黑”、“氯气—有机硅—有机硅下游产品”等4条主导产品链,海洋化工循环产业经济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0%以上。依托氯气资源,钛材料、硅材料等新兴产业链正在形成。“我们依托三友集团、南堡盐场两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延伸产业链,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南堡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孙英华介绍说。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良好的基础,今年1至4月份,曹妃甸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14亿元,全部财政收入2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3%和53.8%。这些无疑向人们有力地证明,曹妃甸工程已经开始步入良性循环期。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曹妃甸建设者感到了自豪,但没有感到自满。因为他们明白环渤海开发、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已经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地抢抓机遇的意识日渐强烈,竞相发展的势头正在兴起。如果此时稍有懈怠,就没有办法承担起河北沿海发展隆起带龙头的重要责任。而在今年5月,河北省委第八届五次全会作出决定,把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作为四大攻坚战之首,要求举全省之力,加快建设步伐。这对曹妃甸的建设者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以此,他们决心贯彻好省、市两级党委“立足高、确保好、必须快”的要求,加快招商和建设步伐,真正把曹妃甸打造成河北沿海增长极上的“皇冠”。

相关新闻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